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有关《道德经》的几篇散文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8066次阅读 10次回复
王四
2021-2-26 01:57:31
写《道德经》的老子善良吗?


十句话为你讲清《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的惊天学问是从哪里来的?


“上善若水”也被篡改了!若非道德经帛书,我们要错过多少真相?


被篡改的《道德经》,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写《道德经》的老子善良吗?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如果没有尹喜拦着,恐怕连五千言《道德经》都留不下。似乎他一生除了《道德经》没有留下任何其他的著作。那么是不是这位得到高人悟通了至道,却不愿意告诉世人呢?似乎他只希望独善其身,并不希望大家都能悟道。就算是写了《道德经》,最后还是出关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那么我们看完《史记》这段记载,在崇敬高人的同时,是不是也惆怅于一点点失落呢?因为按照流行的道德标准,应该普度众生才好啊,为什么只选择独善其身呢?就像一个有很多很多钱的人,为什么不做善事呢?他应该做善事的嘛!他应该坦白告诉我们怎么去得道嘛!甚至他应该让大家舒舒服服的得道才对嘛!

  那么老子的心善良吗?

  就算他不殚精竭虑的提拔大家,也应该把事情写明白嘛!应该把牛卖了,点灯熬油的写出洋洋洒洒的数十万言,然后辛辛苦苦开个学校,哪怕只教出36个弟子也好嘛!我们可以也给老子送腊肉啊,给他每次拿20斤还不行吗?!比给孔夫子的多一倍呢,他应该好好教啊!怎么能自己骑着牛走了呢?这是对中国文化的犯罪啊!

  老子不但不善良,还很自私哦。

  对于人类最大的威胁实际上就是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未知的事物。却不愿意客观的用别的用适当的思维模式去想问题。
  对于悟道来说,如果是一件轻松的事,老子会私藏吗?说实话,那可能是历经磨难九死一生的事,而且稍微掌握不好就可能万劫不复!老子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不愿意说,也没法说明白,所以干脆不说!后世又有人历经磨难悟道了,自然明白他说了什么。如果没有悟道,就算说的再高大上,也是没用的。

  随着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厉害,人类如果再不提高自己的思维模式,最终将无法驾驭科学的力量。

  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多意识形态都被意识到了,比如汤姆·戈德温的小说《冷酷的平衡》中就说道:“当猿从树上迁徙地上那个时代,自然界曾经惩罚过无数以攀援为准则的类人猿;而今,人类从地球飞向星际,宇宙又用冷酷的方程式来筛选人类。”

  那么这种冷酷的筛选方式是什么呢?在自然力量和科技力量面前,人类的体能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肯定不可能靠肉体去对抗,那么就只有头脑了。


王四

2021-2-26 01:59:23

  所以人类的思维模式,决定着人类是被留下还是被淘汰。而这一过程,确实是冷酷的!老子就是知道这有多么的冷酷,才不愿意说!
  而且那个时候,对善良将有着新的解释。在那个角度上,老子是善良的,无私的。而在这个角度,他却是冷酷的。所以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十句话为你讲清《道德经》

第一句话:《道德经》的来龙去脉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分上下两篇。《道经》在前,计三十七章,《德经》在后,计四十四章。
《道德经》以之“道德”为纲,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第二句话:老子其人

老子又名李耳,出生在公元前570年左右,去世于公元前大约500年左右。楚国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老子决定归隐并离开周朝的国都,在路过函谷关的时候,守关关令尹喜早就得闻老子的名声和学问,留下他,恳请老子将自己的学问留存下来。老子遂留下历史上著名的五千言——《道德经》。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了这段历史。
第三句话:《道德经》都讲了哪些内容?
《道德经》论述了“道”与“德”。
“道”是指宇宙存在的道理,自然天地运行的道理。这里的“道”也是生存于天地间的人修身养性所需要遵循的道理。
“德”是指生存于世间的人,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01:14

本帖最后由 王四 于 2021-2-26 02:03 编辑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
第四句话:《道德经》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天道运行,阴阳消长,福祸相依,善恶并存。
老子做了具体的描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阴阳消长的道理还体现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五句话:《道德经》的价值观
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这个叫“以天合天”。
老子所做的具体描述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是指天地万物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做事必须顺其自然。
“道法自然”的思想用在国家治理上,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什么事也不干,而是用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管理艺术。要顺其被管理者的人性去管理,要有顺其自然的智慧。
第六句话:《道德经》的人格观
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谦虚往下。
上善者就是最高的善人,如果你能做到像水那样的品格,你就是最高的善人。
老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江河之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一片绿洲,植物草木都非常茂盛。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生机勃勃。就是说水利万物,它非常心甘情愿地施礼于你,但从来不去争自己的利益。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江河之水流淌而无争,客观上却也从万物那里得到了回报。
每一棵树就是一个储水池。凡是草木茂盛的地方,那么它的水分被蒸发到天空以后,必然要经常下雨。有了雨以后,怎么样呢?这个江河就不枯了,它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老子又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就是说,圣人从来不积攒什么财富,尽量为别人做好事,自己也就有了。尽量把东西给别人,自己也就越多了。
第七句话:《道德经》的智慧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04:39

主柔守弱:
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刚强胜柔弱,老子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柔弱生刚强。
光而不耀:
当你处在人生最光彩的时候,不要去炫耀自己,那样的话你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大智若愚:
表面上看好像是愚,其实是一个大智者。大智慧的人,对小事不太在意,大事特清楚。
上德若谷:
就是最具高尚品德的人心胸要像大山谷一样宽阔。一个人一定要有宽阔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
不言之教:就是谨慎说话。
第八句话:《道德经》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道德经》讲的是天地运行的道理和法则。适用于人间万事万物。
儒家文化则是遵循这一大的法则,将人间的道理具体化。用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伦理纲常来约束和培养人,使之符合社会和国家的需要。
第九句话:《道德经》与道教的关系
道教发源于春秋战国的方仙道,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汉朝后期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严格地说,道教与老子本人并没有关系。道教只是在法理上承袭了《道德经》中的部分内容而已。
第十句话:古今名家评说《道德经》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司马迁在《史记》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唐玄宗李隆基说:“《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明太祖朱元璋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说:“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德国古典哲学的另一位巨匠黑格尔说:“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利高津说:“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性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06:41

老子《道德经》的惊天学问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都知道,老子写了一本《道德经》,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书中蕴含的大智慧,至今无人敢说超越。那么老子的智慧是从何而来的呢?《道德经》中到现在也不能说是过时的超前理论知识,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有人说,《道德经》作者并非一人,很可能是经过久远年代的积累,经多人之手汇总而成。所以这本书可以看成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也有人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图书馆馆长,有机会阅读先贤遗留下来的宝贵书籍,经过老子总结而成《道德经》。所以这本书是学习前人而来;
更有人说,老子不过是阅读了“百家之源”的《易经》,得到启发,《道德经》不过是他学习《易经》的心得体会而已。然而在我看来,以上种种,都不过是我们在以“俗人”之心,度老子之腹罢了。
老子有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因为人间大道不行,故而顺天应道之人,才会“独异于人”,总是表现的和世俗之人不一样。
如此,我们用与老子相背的俗人思维去揣度老子,又怎么可能不出错呢?世人难解《道德经》,原因也在于此了。
一、“群众智慧”是个伪命题
《庄子》说:“如果道可以拿来献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就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知,那道就绝不会驻留在他心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道的规则,那道就绝不会在他身上呈现。”
有道的人,难以把得到的道献送给别人;有智慧的人,难以把拥有的智慧赠送给别人;有境界的人,难以把体悟到的境界转送给别人。所以学生能从老师那里继承的,是知识,而非智慧。我们现在,见闻知识超越老子的时代太多了,但智慧,却仍然难以超越。
“三个臭裨将,胜过诸葛亮”,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罢了。一个白痴是白痴,一万个白痴仍然还是白痴,并不会因为数量的变化就引起质变,从白痴变成了智慧超群。
智慧既然不能继承,也就说明,智慧并不会随时间而累积;智慧既然不能因为数量的变化而引发质变,也就说明,智慧并不会随人群数量而累加。所以“群众智慧”的结晶,不过是个伪命题罢了。古往今来,读过《道德经》的“群众”无数,然而能读懂就已经不错了。
二、知识靠学习,开创靠智慧
我们常想当然地以为,一个牛人的背后,必然还有一个更牛的人来教授他。比如:诸葛亮很聪明,那他的师傅肯定更厉害;鬼谷子学究天人,那他师傅肯定是个神人;老子写出了《道德经》,那他师傅又该是何等境界呢?
这种思维,其实很可悲。既然我们认为牛人都是由更牛的人教出来的,那么潜意识中,也就认为我们的文化发展,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既然我们认为徒弟都是要比师傅弱的,那么潜意识中,中国的老师是教不出比他更强的学生的,因为他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我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了,说是中国有一个朝代,师生关系是相当之严峻。老师教你什么,你就只能学什么,学生要是去搞超出了这个范围的东西,相当于欺师灭祖,是得不到学界认可的。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又怎么不会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我们看到新的学说问世,潜意识就总会去想,他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却不去想这是不是他个人开创出来的。因为我们的开创精神和创新思维,已经基本上被磨灭的差不多了。
老子开创道家学说,他就一定是师从古人而得来的吗?总想着承袭旧制,承袭古人,依赖所谓古圣先贤之余荫而生存,却拒绝创造和更新,这与发冢盗墓的蠹虫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的祖先也都是这样的人,那我们连汉字都不可能出现。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能学习积累的,只是知识而已。书籍、资料都可以存储进电脑,但电脑却不会创新,因为电脑不具备智慧。知识,靠学习;而开创,却要靠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07:55

三、《易经》指导不了《道德经》
《道德经》来源于《易经》之说,相当荒谬,因为这种说法根本没了解《道德经》的理论体系。《道德经》作为道家理论总纲,涵盖了宇宙形成、万物发展、治国、用兵、教育、经济、艺术、技术、管理,乃至个人养生、修养心性,几乎无所不包。正如尼采所说:老子思想“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而《易经》是在儒家作《易传》之后,才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意义,从而作为一种理论思想流传下来。据传《易传》是孔子所作,但孔子是晚于老子的,因此老子又怎么有机会去学习《易经》的哲学思想呢?反是孔子自己,倒有过几次问道于老子的经历。
也有人说《道德经》是来源于《归藏》之易。然而《归藏》、《连山》不过流于传说罢了,并没有人能知道它的只言片语。甚至西汉学者都没有提过有《归藏》这本书,至东汉时方才逐渐出现。拿一本根本不知道内容的书来证明《道德经》源出于《易经》,这不是很荒唐吗?
《易经》早于《道德经》,但《道德经》全文只有一处提到“阴阳”,通篇没有提到过《易经》。因为老子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局限在阴阳乾坤之内,而是在讲“天地之母”的生生大道。老子之道,并非那“一阴一阳”之道。
《道德经》讲“愚人之心”,讲“浑其心”,讲“其若浊”,推崇的是像浑水一样的“沌沌兮”的状态。而不是像《易经》一样,动辄分尊卑高下,君子小人,把万物都分裂为二,从而失去了它们浑然一体的本质。《庄子》有一篇讲混沌开七窍,七窍一开即死,正是因为失去了那个浑然如一,而这才是老子所讲之道。
按今人所说,《道德经》和《易经》都是在讲天地之道,宇宙规律。但《道德经》所讲的天地之道,上能适于治国安民,下能适于修身养性,兵法谋略、经济民生,甚至宗教、艺术都包括在内。然而反观《易经》,无论是从历史事实来看,还是从它的理论本身来看,并不具备这么大的体量。
四、以天地自然为师
所以老子的学问是从何而来的?是以天地自然为师,经老子开创而来的。我们学习,需要读文章,需要老师言传身授。有悟性的学生,读文观画的时候,常常就会有所领悟,引起共鸣。然而天地又何尝不能言传身授、作文作画?
这天籁地籁之音声,就是天地之所言;这日月山川之运行,就是天地之所行;这鸟兽鱼虫、山水林木,就是天地之所画;这四季轮换,雨雪风霜,就是天地之所书。如果我们能与天地产生共鸣,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最博学,最智慧的老师。
人类的行动力能比得上天地更强大吗?人类个体的实践,能比得上天地万物的运作更丰富、更生动、更全面吗?道行天下而成理,天地至理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11:20

明白白地摆在那里。老子所谓“天之道,繟然而善谋”。“繟然”,是展示得很明白的意思。天之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就明明白白地展示在天地间,但却没有人能谋算得过它。
所以天地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数据库,只要掌握了开启它的途径,就能从中得到无穷的知识,领悟无尽的智慧。老子所谓“不出户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正是以此。

“上善若水”也被篡改了!若非道德经帛书,我们要错过多少真相?
《道德经》通行本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帛书本第八章: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一章,两个版本之间主要有两处差别,其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vs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其二:与善仁‍vs予善天。
第一处差别其实无关紧要,因为不管是不争,还是有静,都符合老子的一贯思想。不过结合上下文来看,帛书版的“有静”放在这里要更合适一些。其一:“争”是动态的,“静”即为不争;然而此“不争”却又并非不能争,一旦发动起来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所以“静”要更加符合水的特性。其二:争”是偏于主观的,用来形容客观的“水”也似有不妥。
第二处差别影响可就大了。“与善仁”,当时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也始终心存疑惑:为什么《道德经》全文唯独此一处对“仁”是肯定态度?其他处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大道废,有仁义”,“天地不仁”等等,都是认为“仁”不合天道。再结合《庄子》中对老子谈仁的描述“夫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此处实不该出来个“与善仁”,当真让人如鲠在喉一般。
直到看了帛书版,才眼前一亮豁然畅通,原来此处不是“与善仁”,而是“予善天”!
为了把“仁”字强行窜入进来,捉刀者可谓用心良苦。首先“予”字被改为“与”,同音不同字,从“给予”变成了“交往、待人”之意。与人相交才谈得上“仁”,不然如果是“予善仁”的话就说不通。仁者爱人,而非仁者予人,又有何善可陈呢?能无私予人的,唯有上天,所谓“天道无亲,恒予善人”。所以此处也有几个版本此处写的是“予善人”,然而这样的话,却又与其他几处的“善”字意义完全相异了,故流行不广。
然后就是把“天”改为了“仁”。“天”的特性是什么?老子在第七十七章中提到:“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是怎么予人的呢?有多的就损去,有少的就补足,也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才是此处“予善天”的意义:像天一样“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去“予人”,方可谓之“善”。所以老子又说:“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前后文承接,语义畅通无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12:48

而强行把“予善天”改为“与善人”,可以说与老子之意完全相左,误导众人,罪莫大焉。
《庄子》中曾有记载:孔子拜见老子大谈仁义,说仁义才是人的本性,中正且和外物,兼爱且无偏私,这就是仁义。老子却说,性情迁移才需要强调兼爱;自私太甚才需要强调无私。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能以自然的状态行事,不能顺应着规律去进取,却如此急切地标榜仁义,这才是扰乱了人的本性啊!
《庄子》还说:素材没有被分割,谁还能用它雕刻为酒器;白玉没有被破裂,谁还能用它雕刻出玉器;人的自然本性不被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人固有的天性和真情不被背离,哪里用得着礼乐。分解原木做成各种器皿,这是木工的罪过;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仁义,这就是圣人的罪过。
所以最好的品质,是天真淳朴的自然天性;最好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生活。天真淳朴不能人为培养,只能保护不丢失;自然而然不能人为创造,只能保证不破坏;不丢失不破坏,这就是无为。

被篡改的《道德经》,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书,其中就包括我们盛行四海的《道德经》。结果经过整理复原人们发现,该版本与我们现在流行的《道德经》版本,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大多只是只字片句之间,但意义却有千差万别之远,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些差别,或许是传抄失误,或许是有心人的篡改所致。现在我们就摘录出八处来辨别一下,一起探讨探讨这桩千年公案。


第一处:《道德经》第二章
传世本:“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帛书本:“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二者差别不大,就是一个“之”字,但意义却完全变了。“有无相生”,与“有,无之相生”,第一个理解就像现在流行的阴阳相生一样,你生我,我生你,互为其根,自循环而无始终。但第二个理解却是“有,是由无而生的,无是有的根本”。
而这个理解,才是与《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相互应和的。
而照第一个理解,则完全与儒家解说易经的《十翼》、解说太极图的《太极图说》搅和在一起,混成了稀泥。也难怪有人说《道德经》是出自于《易经》的了。


第二处:《道德经》第十四章
传世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本:“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14:23

二者只差了一个字,把“今”换成了“古”。按照传世本的理解,是要遵循古法来治理现代。所谓“祖宗之法不可易”,推崇周代之礼治天下。
但是孔子向老子问礼时,老子却告诉他“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你所学习的那一套,都是已经去世了很久的人所言。对这些很久以前的人说的话,要活学活用,不可拘泥执着。
《庄子》还直接讲解了原因:“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你学习的这些东西,都是先王留下来的遗迹,又哪里是他们的真实内涵呢?脚印是脚踩出来的,但脚印又哪里是脚呢!”
所以按照帛书本的理解,则是要法随时变,以适应当下之法来治理当下。种植种子的方法,和培育幼苗、照顾成树的方法完全不同,因为时势和对象发生了变化,所以才要以“今之道”来“御今之有”。


第三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传世本:“大器晚成”
帛书本:“大器免成”
同样是一字之差。一个是持之以桓之意,表示大才都是很晚才成就出来的;一个却是顺其自然之意,表示大才都不是刻意成就、人为造就而来的。
可以看出,“大器晚成”在《道德经》体系中完全就是个外来户,上无依下无靠,突兀而孤零零的,如同飞来之石一般。但“大器免成”,却是与整本文意相通的。
《道德经》说“大巧若拙”,我们总觉得自然界的素材不够完美,想要人为去改造它,制作成器。但我们制作出来的任何器物,都远远比不上自然界一片树叶,一只小鸟那么精巧。
所以,自然成就之才,才是大才;人为造就之才,反而是拙才。试图把人塑造成“器”,才真正是“夺天之造化”,不过是变巧为拙,变美为丑而已。


第四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传世本:“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帛书本:“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说实话,“不知知”这句话,我一直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感觉莫名其妙,怎么也解释不通。我在网上翻来复去才找到一个勉强看得过去的解释——“:知道表现为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表现为知道,这就不够理智。”
这个解释一下就把老子的形象拉低了无数个档次好吗?整个一装模作样、世故狡诈的老头嘛!说好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呢?怎么能明明知道却装不知道这么腹黑呢!难怪有学者把《道德经》读成阴谋论了。看来根本就不是老子腹黑,而是读老子的人内心太奸诈。
后来我读了一遍《庄子》,这才恍然大悟。《庄子》里有个叫南荣趎的,他说:“邻里的人生了病,周围的乡邻询问他,生病的人能够说明自己的病情,而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个清楚的人,那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
这就是“知不知”和“不知不知”的差别了: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清楚的人,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那才是真正的重病。”
庄子由此大发感慨:我们都知道,对父母说的话一味称赞,对领导说的话一味奉承,这是“谄媚”的行为。但如今社会潮流认为是对的,我们往往也会赞成;社会潮流认为是错的,我们往往也会反对,我们这样生活着,岂不正是一直在“谄媚”然而自己还不知道吗?
我们穿着华美的衣裳,打扮艳丽的容貌,修饰自己的言行,讨好献媚于举世之人,却并不认为这是谄媚与阿谀,这不正是最大的迷惑吗!

第五处:《道德经》第五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15:34

传世本:“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帛书本:“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仍然是一字之差,一个是“多言数穷”,一个是“多闻数穷”。多言数穷再怎么传抄,也不太可能变成多闻数穷。因为二者无论字形和意义都相差甚远,所以很有可能是后人改的。
那为什么改呢?因为很难去弄明白:“多闻”,怎么会“数穷”?我们一直推崇的,不就是见多识广,博学多闻吗?
“少言”就不用多说,儒道二家都提倡的。比如“少说多听”,“言多必失”,“希言自然”,“知者不言”等等。但是对于增长“见闻”方面,儒道二家就有差别了。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道家却提倡“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博者不知,知者不博”,“塞其兑,闭其门”,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其实这里老子主要讲了一个道理:不要被外物复杂的声色变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为什么?因为它们是无穷无尽的。
一颗石头,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能得到无数不同的形象。知识取用于万物,随着认知角度的不同,推陈出新无穷无尽。所以不要向外去追求表象,而是要“守中”,把握它们的根本。
如此再结合前文,“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不就好像一个大风箱一样吗?中间空虚而不闭塞,四周绷开而不塌缩。只要一拉动,就有无穷的风产生出来。就好像天地只要一运行,就有无数的万物衍生出来。与“多闻数穷”有明显的前后文对应的关系,所以此处当取“多闻数穷”。


第六处:《道德经》第八章
传世本:“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帛书本:“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这个地方也很容易让人迷惑。《道德经》对仁是持批判态度的,《庄子》对这一点也确凿无疑,怎么在这里又出现一个“与善仁”呢?那诸如“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怎解?
后来帛书本出世才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与善仁,言善信”,而只是一个“予善信”。
“仁义”这个东西,《庄子》说“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形容它是在人世间播糠迷眼,让人颠倒是非。
因为天下有道,就不会体现出什么“仁义”,所以如果奔着追求仁义的目的去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天下无道。如此一来,提倡仁义和提倡天下无道何异?
《庄子》还说:素材没有被分割,谁还能用它雕刻为酒器;白玉没有被破裂,谁还能用它雕刻出玉器;人的自然本性不被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人固有的天性和真情不被背离,哪里用得着礼乐;五色不被错乱,谁能够调出文彩;五声不被搭配,谁能够应和出六律。
分解原木做成各种器皿,这是木工的罪过;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仁义,这就是圣人的罪过。
所以最好的品质,是天真淳朴的自然天性;最好的生活,是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生活。天真淳朴不能人为培养,而只能保护不丢失;自然而然不能人为创造,而只能保证不破坏;不丢失不破坏,这就是无为。


第七处:《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传世本:“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帛书本:“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也。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0

王四

2021-2-26 01:59:23

  所以人类的思维模式,决定着人类是被留下还是被淘汰。而这一过程,确实是冷酷的!老子就是知道这有多么的冷酷,才不愿意说!
  而且那个时候,对善良将有着新的解释。在那个角度上,老子是善良的,无私的。而在这个角度,他却是冷酷的。所以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十句话为你讲清《道德经》

第一句话:《道德经》的来龙去脉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分上下两篇。《道经》在前,计三十七章,《德经》在后,计四十四章。
《道德经》以之“道德”为纲,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第二句话:老子其人

老子又名李耳,出生在公元前570年左右,去世于公元前大约500年左右。楚国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老子决定归隐并离开周朝的国都,在路过函谷关的时候,守关关令尹喜早就得闻老子的名声和学问,留下他,恳请老子将自己的学问留存下来。老子遂留下历史上著名的五千言——《道德经》。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了这段历史。
第三句话:《道德经》都讲了哪些内容?
《道德经》论述了“道”与“德”。
“道”是指宇宙存在的道理,自然天地运行的道理。这里的“道”也是生存于天地间的人修身养性所需要遵循的道理。
“德”是指生存于世间的人,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01:14

本帖最后由 王四 于 2021-2-26 02:03 编辑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
第四句话:《道德经》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天道运行,阴阳消长,福祸相依,善恶并存。
老子做了具体的描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阴阳消长的道理还体现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五句话:《道德经》的价值观
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这个叫“以天合天”。
老子所做的具体描述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是指天地万物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做事必须顺其自然。
“道法自然”的思想用在国家治理上,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什么事也不干,而是用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管理艺术。要顺其被管理者的人性去管理,要有顺其自然的智慧。
第六句话:《道德经》的人格观
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谦虚往下。
上善者就是最高的善人,如果你能做到像水那样的品格,你就是最高的善人。
老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江河之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一片绿洲,植物草木都非常茂盛。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生机勃勃。就是说水利万物,它非常心甘情愿地施礼于你,但从来不去争自己的利益。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江河之水流淌而无争,客观上却也从万物那里得到了回报。
每一棵树就是一个储水池。凡是草木茂盛的地方,那么它的水分被蒸发到天空以后,必然要经常下雨。有了雨以后,怎么样呢?这个江河就不枯了,它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老子又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就是说,圣人从来不积攒什么财富,尽量为别人做好事,自己也就有了。尽量把东西给别人,自己也就越多了。
第七句话:《道德经》的智慧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04:39

主柔守弱:
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刚强胜柔弱,老子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柔弱生刚强。
光而不耀:
当你处在人生最光彩的时候,不要去炫耀自己,那样的话你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大智若愚:
表面上看好像是愚,其实是一个大智者。大智慧的人,对小事不太在意,大事特清楚。
上德若谷:
就是最具高尚品德的人心胸要像大山谷一样宽阔。一个人一定要有宽阔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
不言之教:就是谨慎说话。
第八句话:《道德经》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道德经》讲的是天地运行的道理和法则。适用于人间万事万物。
儒家文化则是遵循这一大的法则,将人间的道理具体化。用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伦理纲常来约束和培养人,使之符合社会和国家的需要。
第九句话:《道德经》与道教的关系
道教发源于春秋战国的方仙道,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汉朝后期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严格地说,道教与老子本人并没有关系。道教只是在法理上承袭了《道德经》中的部分内容而已。
第十句话:古今名家评说《道德经》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司马迁在《史记》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唐玄宗李隆基说:“《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明太祖朱元璋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说:“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德国古典哲学的另一位巨匠黑格尔说:“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利高津说:“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性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06:41

老子《道德经》的惊天学问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都知道,老子写了一本《道德经》,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书中蕴含的大智慧,至今无人敢说超越。那么老子的智慧是从何而来的呢?《道德经》中到现在也不能说是过时的超前理论知识,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有人说,《道德经》作者并非一人,很可能是经过久远年代的积累,经多人之手汇总而成。所以这本书可以看成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也有人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图书馆馆长,有机会阅读先贤遗留下来的宝贵书籍,经过老子总结而成《道德经》。所以这本书是学习前人而来;
更有人说,老子不过是阅读了“百家之源”的《易经》,得到启发,《道德经》不过是他学习《易经》的心得体会而已。然而在我看来,以上种种,都不过是我们在以“俗人”之心,度老子之腹罢了。
老子有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因为人间大道不行,故而顺天应道之人,才会“独异于人”,总是表现的和世俗之人不一样。
如此,我们用与老子相背的俗人思维去揣度老子,又怎么可能不出错呢?世人难解《道德经》,原因也在于此了。
一、“群众智慧”是个伪命题
《庄子》说:“如果道可以拿来献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就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人们就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知,那道就绝不会驻留在他心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道的规则,那道就绝不会在他身上呈现。”
有道的人,难以把得到的道献送给别人;有智慧的人,难以把拥有的智慧赠送给别人;有境界的人,难以把体悟到的境界转送给别人。所以学生能从老师那里继承的,是知识,而非智慧。我们现在,见闻知识超越老子的时代太多了,但智慧,却仍然难以超越。
“三个臭裨将,胜过诸葛亮”,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罢了。一个白痴是白痴,一万个白痴仍然还是白痴,并不会因为数量的变化就引起质变,从白痴变成了智慧超群。
智慧既然不能继承,也就说明,智慧并不会随时间而累积;智慧既然不能因为数量的变化而引发质变,也就说明,智慧并不会随人群数量而累加。所以“群众智慧”的结晶,不过是个伪命题罢了。古往今来,读过《道德经》的“群众”无数,然而能读懂就已经不错了。
二、知识靠学习,开创靠智慧
我们常想当然地以为,一个牛人的背后,必然还有一个更牛的人来教授他。比如:诸葛亮很聪明,那他的师傅肯定更厉害;鬼谷子学究天人,那他师傅肯定是个神人;老子写出了《道德经》,那他师傅又该是何等境界呢?
这种思维,其实很可悲。既然我们认为牛人都是由更牛的人教出来的,那么潜意识中,也就认为我们的文化发展,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既然我们认为徒弟都是要比师傅弱的,那么潜意识中,中国的老师是教不出比他更强的学生的,因为他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我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了,说是中国有一个朝代,师生关系是相当之严峻。老师教你什么,你就只能学什么,学生要是去搞超出了这个范围的东西,相当于欺师灭祖,是得不到学界认可的。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又怎么不会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我们看到新的学说问世,潜意识就总会去想,他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却不去想这是不是他个人开创出来的。因为我们的开创精神和创新思维,已经基本上被磨灭的差不多了。
老子开创道家学说,他就一定是师从古人而得来的吗?总想着承袭旧制,承袭古人,依赖所谓古圣先贤之余荫而生存,却拒绝创造和更新,这与发冢盗墓的蠹虫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的祖先也都是这样的人,那我们连汉字都不可能出现。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能学习积累的,只是知识而已。书籍、资料都可以存储进电脑,但电脑却不会创新,因为电脑不具备智慧。知识,靠学习;而开创,却要靠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07:55

三、《易经》指导不了《道德经》
《道德经》来源于《易经》之说,相当荒谬,因为这种说法根本没了解《道德经》的理论体系。《道德经》作为道家理论总纲,涵盖了宇宙形成、万物发展、治国、用兵、教育、经济、艺术、技术、管理,乃至个人养生、修养心性,几乎无所不包。正如尼采所说:老子思想“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而《易经》是在儒家作《易传》之后,才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意义,从而作为一种理论思想流传下来。据传《易传》是孔子所作,但孔子是晚于老子的,因此老子又怎么有机会去学习《易经》的哲学思想呢?反是孔子自己,倒有过几次问道于老子的经历。
也有人说《道德经》是来源于《归藏》之易。然而《归藏》、《连山》不过流于传说罢了,并没有人能知道它的只言片语。甚至西汉学者都没有提过有《归藏》这本书,至东汉时方才逐渐出现。拿一本根本不知道内容的书来证明《道德经》源出于《易经》,这不是很荒唐吗?
《易经》早于《道德经》,但《道德经》全文只有一处提到“阴阳”,通篇没有提到过《易经》。因为老子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局限在阴阳乾坤之内,而是在讲“天地之母”的生生大道。老子之道,并非那“一阴一阳”之道。
《道德经》讲“愚人之心”,讲“浑其心”,讲“其若浊”,推崇的是像浑水一样的“沌沌兮”的状态。而不是像《易经》一样,动辄分尊卑高下,君子小人,把万物都分裂为二,从而失去了它们浑然一体的本质。《庄子》有一篇讲混沌开七窍,七窍一开即死,正是因为失去了那个浑然如一,而这才是老子所讲之道。
按今人所说,《道德经》和《易经》都是在讲天地之道,宇宙规律。但《道德经》所讲的天地之道,上能适于治国安民,下能适于修身养性,兵法谋略、经济民生,甚至宗教、艺术都包括在内。然而反观《易经》,无论是从历史事实来看,还是从它的理论本身来看,并不具备这么大的体量。
四、以天地自然为师
所以老子的学问是从何而来的?是以天地自然为师,经老子开创而来的。我们学习,需要读文章,需要老师言传身授。有悟性的学生,读文观画的时候,常常就会有所领悟,引起共鸣。然而天地又何尝不能言传身授、作文作画?
这天籁地籁之音声,就是天地之所言;这日月山川之运行,就是天地之所行;这鸟兽鱼虫、山水林木,就是天地之所画;这四季轮换,雨雪风霜,就是天地之所书。如果我们能与天地产生共鸣,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最博学,最智慧的老师。
人类的行动力能比得上天地更强大吗?人类个体的实践,能比得上天地万物的运作更丰富、更生动、更全面吗?道行天下而成理,天地至理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11:20

明白白地摆在那里。老子所谓“天之道,繟然而善谋”。“繟然”,是展示得很明白的意思。天之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就明明白白地展示在天地间,但却没有人能谋算得过它。
所以天地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数据库,只要掌握了开启它的途径,就能从中得到无穷的知识,领悟无尽的智慧。老子所谓“不出户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正是以此。

“上善若水”也被篡改了!若非道德经帛书,我们要错过多少真相?
《道德经》通行本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帛书本第八章: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一章,两个版本之间主要有两处差别,其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vs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其二:与善仁‍vs予善天。
第一处差别其实无关紧要,因为不管是不争,还是有静,都符合老子的一贯思想。不过结合上下文来看,帛书版的“有静”放在这里要更合适一些。其一:“争”是动态的,“静”即为不争;然而此“不争”却又并非不能争,一旦发动起来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所以“静”要更加符合水的特性。其二:争”是偏于主观的,用来形容客观的“水”也似有不妥。
第二处差别影响可就大了。“与善仁”,当时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也始终心存疑惑:为什么《道德经》全文唯独此一处对“仁”是肯定态度?其他处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大道废,有仁义”,“天地不仁”等等,都是认为“仁”不合天道。再结合《庄子》中对老子谈仁的描述“夫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此处实不该出来个“与善仁”,当真让人如鲠在喉一般。
直到看了帛书版,才眼前一亮豁然畅通,原来此处不是“与善仁”,而是“予善天”!
为了把“仁”字强行窜入进来,捉刀者可谓用心良苦。首先“予”字被改为“与”,同音不同字,从“给予”变成了“交往、待人”之意。与人相交才谈得上“仁”,不然如果是“予善仁”的话就说不通。仁者爱人,而非仁者予人,又有何善可陈呢?能无私予人的,唯有上天,所谓“天道无亲,恒予善人”。所以此处也有几个版本此处写的是“予善人”,然而这样的话,却又与其他几处的“善”字意义完全相异了,故流行不广。
然后就是把“天”改为了“仁”。“天”的特性是什么?老子在第七十七章中提到:“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是怎么予人的呢?有多的就损去,有少的就补足,也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才是此处“予善天”的意义:像天一样“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去“予人”,方可谓之“善”。所以老子又说:“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前后文承接,语义畅通无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12:48

而强行把“予善天”改为“与善人”,可以说与老子之意完全相左,误导众人,罪莫大焉。
《庄子》中曾有记载:孔子拜见老子大谈仁义,说仁义才是人的本性,中正且和外物,兼爱且无偏私,这就是仁义。老子却说,性情迁移才需要强调兼爱;自私太甚才需要强调无私。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能以自然的状态行事,不能顺应着规律去进取,却如此急切地标榜仁义,这才是扰乱了人的本性啊!
《庄子》还说:素材没有被分割,谁还能用它雕刻为酒器;白玉没有被破裂,谁还能用它雕刻出玉器;人的自然本性不被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人固有的天性和真情不被背离,哪里用得着礼乐。分解原木做成各种器皿,这是木工的罪过;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仁义,这就是圣人的罪过。
所以最好的品质,是天真淳朴的自然天性;最好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生活。天真淳朴不能人为培养,只能保护不丢失;自然而然不能人为创造,只能保证不破坏;不丢失不破坏,这就是无为。

被篡改的《道德经》,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书,其中就包括我们盛行四海的《道德经》。结果经过整理复原人们发现,该版本与我们现在流行的《道德经》版本,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大多只是只字片句之间,但意义却有千差万别之远,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些差别,或许是传抄失误,或许是有心人的篡改所致。现在我们就摘录出八处来辨别一下,一起探讨探讨这桩千年公案。


第一处:《道德经》第二章
传世本:“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帛书本:“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二者差别不大,就是一个“之”字,但意义却完全变了。“有无相生”,与“有,无之相生”,第一个理解就像现在流行的阴阳相生一样,你生我,我生你,互为其根,自循环而无始终。但第二个理解却是“有,是由无而生的,无是有的根本”。
而这个理解,才是与《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相互应和的。
而照第一个理解,则完全与儒家解说易经的《十翼》、解说太极图的《太极图说》搅和在一起,混成了稀泥。也难怪有人说《道德经》是出自于《易经》的了。


第二处:《道德经》第十四章
传世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本:“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14:23

二者只差了一个字,把“今”换成了“古”。按照传世本的理解,是要遵循古法来治理现代。所谓“祖宗之法不可易”,推崇周代之礼治天下。
但是孔子向老子问礼时,老子却告诉他“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你所学习的那一套,都是已经去世了很久的人所言。对这些很久以前的人说的话,要活学活用,不可拘泥执着。
《庄子》还直接讲解了原因:“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你学习的这些东西,都是先王留下来的遗迹,又哪里是他们的真实内涵呢?脚印是脚踩出来的,但脚印又哪里是脚呢!”
所以按照帛书本的理解,则是要法随时变,以适应当下之法来治理当下。种植种子的方法,和培育幼苗、照顾成树的方法完全不同,因为时势和对象发生了变化,所以才要以“今之道”来“御今之有”。


第三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传世本:“大器晚成”
帛书本:“大器免成”
同样是一字之差。一个是持之以桓之意,表示大才都是很晚才成就出来的;一个却是顺其自然之意,表示大才都不是刻意成就、人为造就而来的。
可以看出,“大器晚成”在《道德经》体系中完全就是个外来户,上无依下无靠,突兀而孤零零的,如同飞来之石一般。但“大器免成”,却是与整本文意相通的。
《道德经》说“大巧若拙”,我们总觉得自然界的素材不够完美,想要人为去改造它,制作成器。但我们制作出来的任何器物,都远远比不上自然界一片树叶,一只小鸟那么精巧。
所以,自然成就之才,才是大才;人为造就之才,反而是拙才。试图把人塑造成“器”,才真正是“夺天之造化”,不过是变巧为拙,变美为丑而已。


第四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传世本:“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帛书本:“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说实话,“不知知”这句话,我一直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感觉莫名其妙,怎么也解释不通。我在网上翻来复去才找到一个勉强看得过去的解释——“:知道表现为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表现为知道,这就不够理智。”
这个解释一下就把老子的形象拉低了无数个档次好吗?整个一装模作样、世故狡诈的老头嘛!说好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呢?怎么能明明知道却装不知道这么腹黑呢!难怪有学者把《道德经》读成阴谋论了。看来根本就不是老子腹黑,而是读老子的人内心太奸诈。
后来我读了一遍《庄子》,这才恍然大悟。《庄子》里有个叫南荣趎的,他说:“邻里的人生了病,周围的乡邻询问他,生病的人能够说明自己的病情,而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个清楚的人,那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
这就是“知不知”和“不知不知”的差别了:能够把自己的病情说清楚的人,就算不上是生了重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那才是真正的重病。”
庄子由此大发感慨:我们都知道,对父母说的话一味称赞,对领导说的话一味奉承,这是“谄媚”的行为。但如今社会潮流认为是对的,我们往往也会赞成;社会潮流认为是错的,我们往往也会反对,我们这样生活着,岂不正是一直在“谄媚”然而自己还不知道吗?
我们穿着华美的衣裳,打扮艳丽的容貌,修饰自己的言行,讨好献媚于举世之人,却并不认为这是谄媚与阿谀,这不正是最大的迷惑吗!

第五处:《道德经》第五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王四

2021-2-26 02:15:34

传世本:“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帛书本:“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仍然是一字之差,一个是“多言数穷”,一个是“多闻数穷”。多言数穷再怎么传抄,也不太可能变成多闻数穷。因为二者无论字形和意义都相差甚远,所以很有可能是后人改的。
那为什么改呢?因为很难去弄明白:“多闻”,怎么会“数穷”?我们一直推崇的,不就是见多识广,博学多闻吗?
“少言”就不用多说,儒道二家都提倡的。比如“少说多听”,“言多必失”,“希言自然”,“知者不言”等等。但是对于增长“见闻”方面,儒道二家就有差别了。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道家却提倡“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博者不知,知者不博”,“塞其兑,闭其门”,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其实这里老子主要讲了一个道理:不要被外物复杂的声色变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为什么?因为它们是无穷无尽的。
一颗石头,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能得到无数不同的形象。知识取用于万物,随着认知角度的不同,推陈出新无穷无尽。所以不要向外去追求表象,而是要“守中”,把握它们的根本。
如此再结合前文,“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不就好像一个大风箱一样吗?中间空虚而不闭塞,四周绷开而不塌缩。只要一拉动,就有无穷的风产生出来。就好像天地只要一运行,就有无数的万物衍生出来。与“多闻数穷”有明显的前后文对应的关系,所以此处当取“多闻数穷”。


第六处:《道德经》第八章
传世本:“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帛书本:“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这个地方也很容易让人迷惑。《道德经》对仁是持批判态度的,《庄子》对这一点也确凿无疑,怎么在这里又出现一个“与善仁”呢?那诸如“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怎解?
后来帛书本出世才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与善仁,言善信”,而只是一个“予善信”。
“仁义”这个东西,《庄子》说“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形容它是在人世间播糠迷眼,让人颠倒是非。
因为天下有道,就不会体现出什么“仁义”,所以如果奔着追求仁义的目的去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天下无道。如此一来,提倡仁义和提倡天下无道何异?
《庄子》还说:素材没有被分割,谁还能用它雕刻为酒器;白玉没有被破裂,谁还能用它雕刻出玉器;人的自然本性不被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人固有的天性和真情不被背离,哪里用得着礼乐;五色不被错乱,谁能够调出文彩;五声不被搭配,谁能够应和出六律。
分解原木做成各种器皿,这是木工的罪过;毁弃人的自然本性以推行所谓仁义,这就是圣人的罪过。
所以最好的品质,是天真淳朴的自然天性;最好的生活,是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生活。天真淳朴不能人为培养,而只能保护不丢失;自然而然不能人为创造,而只能保证不破坏;不丢失不破坏,这就是无为。


第七处:《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传世本:“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帛书本:“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也。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